作家麦家在《人生海海》中说:“这个时代是容易让人迷失的。因为这个时代崇拜速度、崇拜欲望,每个人的欲望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争分夺秒地绽放。”这几天,我也感到我迷失了,这缘于儿子的一句话:“你整天急火火的,到底在急什么的?” 同样的问题,丈夫也常问我,特别是,我忙着要去上班照脸考勤,而他有话要给我说而我又来不及听完的时候。我到底忙什么的呢?我每天都在忙什么呢?这样扪心自问,竟然真得不知自己在忙什么?
今天,我特意地留意了一下自己在忙什么?
上午上班后,前两节课集体备课,讨论了新教师郭老师昨天上的公开课。首先,郭老师说课,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然后,组内老师都真诚地谈了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提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最后,老师们一致认为,郭老师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好,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也解决得好。作为一名新教师,能上到这样已经很好了。虽然,自己已经是老年教师了,还是希望能从年轻教师身上学习到新的东西,也渴望她能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快速成长起来。在评课时,不同的老师点评的角度不同,但都有自己的思索。针对上课时的时间安排,诸葛老师提出,要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多说;教研组长李老师提出,老师要在教室里多转一转,了解学生的学情,有利于师生互动,实现由关注自己到关注学生的转变。集备完了,我又把郭老师的课梳理了一下。
明天去给公公上一年坟,去找主任、校长签字请假,又花了点时间。工作要干好,家里的事情也要处理好。人虽已去,上坟祭祖不可马虎,犹如此人还在,恭恭敬敬待之。
下午第一节课上课之前,我早早地来到教室里,一方面是为上课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想了解一下学情,最好能为学生解答一些问题。看见宋同学将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不由自主地表扬了她一句:“你擦得真干净啊!”结果她脸上就洋溢着笑容,这一节课学得也挺认真的。下课时,提醒同学们打开门窗通风,既防新冠肺炎,又提升空气中的含氧量,提高学习效率。
把下一周的课准备出来后,又把今天的“学习强国”完成,这是每一天的必做功课。忙碌了一周了,总觉着心里空落落的还缺少点什么,又拿起季羡林先生的《民国的那些先生》阅读起来。西谛先生、老舍先生、胡也频先生、周培源先生……大师们的平易近人、高风亮节、博学多才,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我的脑海里浮现着……想一想他们生活在民国时期充满灾难 、落后挨打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下,想一想他们的流离失所、转战南北,能感受到他们的忧国忧民,却看不到他们的“急火火”,他们好像总是心平气定、高瞻远瞩,却又不失个性。在他们的身上有屈原的影子:“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看着,看着,我又问起自己:“你在急什么?”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还是自己的境界不高?或是自己急躁成习?从什么时候开始让我变得如此急躁起来的呢?我在思索着自己的教学生涯,特别是每到代八年级学生,地理生物两科要中考,总是忙着赶新课,迎中考,总是有一种让狼追着的感觉,责任心不容我不急。今天的课间,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其他老师,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还真不在少数,看着他们一路小跑的样子,心里还真是想笑,又问自己:“你在急什么?”不就是备课、上课、看书、学习吗?教师本应该是一种多么高尚而又优雅的职业,教育本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过程,而现在的这种急躁心态,传递给学生的东西又是什么呢?思来想去,我还真是有点迷茫,难道自己缺少的就是那份民国大师们从容不迫的心情和宽广如海的胸怀?唉!毕竟自己还是一个庸人,与大师们没法比啊,但是,向他们学习是必须的。
虽然有时事不由己,心里急躁一些,步子迈得快了一点,但是切记一定要带上灵魂,在匆忙之中也保持一份优雅,别忘了初心!你在急什么?反思记之以提醒自己。
临沂第八中学 吕凤霞
来源: 编辑:张青